×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5年, 19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关键语种教学”专栏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翻译研究
全选
|
“关键语种教学”专栏
Select
“关键语种教学”专栏
语素意识迁移在法语第三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孙杰 赵静 彭雨欣 史力帆 王星雨 张浩敏
2025, 193(1): 1.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121名汉语母语的法语第三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六项语言测试,综合考察受试的英语和法语语素意识、英法同源词意识、法语词汇广度和深度知识、法语阅读理解能力;使用路径回归分析, 分别探索语素意识在法语内部和英、法语之间对第三语言词汇习得和阅读的影响。结果显示,英语语素意识能通过影响法语词汇深度知识和英法同源词意识的方式迁移到法语词汇知识中,证实了语素意识在第三语言习得中的可迁移性。
Select
“关键语种教学”专栏
中学多语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转变与职业发展 ——以法语熟手型教师为例
毕笑 刘晔婷
2025, 193(1): 15.
可视化
收藏
了解我国中学非英语语种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多语种人才早期培养非常关键。本文采用质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6 位中学法语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构建和转变。研究发现,法语师范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师范化路径多样化。中学法语学科地位解释了法语教师身份的多元重叠和职业发展困境。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决定了不同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是否化解。本文为多语种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也为法语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Select
“关键语种教学”专栏
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学德语教师情感研究
贺致远 宋洋
2025, 193(1): 26.
可视化
收藏
教师情感是教师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框架,研究中学德语教师的教师情感。通过梳理教学生态中各层级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教师的个体情感,发现教师的积极情感主要源于融洽的同事与师生关系及成功的教学实践;消极情感则集中在与教学相关性较弱的任务及不被外界理解等原因;此外,基础相对薄弱的德语学科建设及从业教师的情感更易受政策导向、当地教研机构与教学生态各个层面的影响。
理论研究
Select
理论研究
隐喻意义发生机制卡脖子问题的技术突破——临场性概念
孙毅
2025, 193(1): 39.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认知革命后,隐喻意义发生机制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隐喻解释理论缺少与语用因素的界面探究,隐喻意义发生的具体机制无法得到解释。作为关联—语用视域下的新发展,临场性概念阐明了隐喻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关键心理机制,对认知隐喻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关联理论导向下的隐喻阐释,强调临场性概念在隐喻理解中的核心作用,旨在丰富认知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推进当代隐喻研究的深入发展。
Select
理论研究
英语学术论文中据素的人格诉诸机制
李克 王甜甜
2025, 193(1): 50.
可视化
收藏
据素作为信息来源和表明作者态度的语言资源,表明了作者对信息可信度的关注。本研究将据素视作人格诉诸机制的劝说资源,基于英语学术论文中不同类型据素的语步分布状况,解读英语学术论文各语步中据素的人格诉诸机制。研究发现,英语学术论文作者在不同语步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据素进行人格诉诸,使读者对其明智、美德和友善怀抱信任,提升了作者的学术可信度,加强了语篇的劝说效果。
实践研究
Select
实践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的运用:批判性思辨能力提高的契机
蔡基刚
2025, 193(1): 61.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不少研究认为利用ChatGPT完成课程作业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但这一看法或假设并没有得到证实。为此,我们开展实验,带领学生用ChatGPT生成一篇用英语撰写的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对每个生成的部分找漏洞提问题。结果表明,如要得到一篇合格的、或质量较高的论文,必须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也就是说,使用ChatGPT进行论文写作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的提高。
Select
实践研究
定位理论视域下滇西北小学英语教师能动性研究
王建英
2025, 193(1): 71.
可视化
收藏
小学英语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能动性发挥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滇西北小学英语教师的能动性有助于揭示他们承担教学改革重任的能力。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方式,运用定位理论分析种种矛盾所形成的话语张力。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教师所面临的冲突,包括教学行为与能动性行为的交锋、教学实践中的理想与能动性冲突以及素养培养与英语单科教学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反映了当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权利和义务定位上的矛盾。研究提出,与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学科能力和外语教学技能相比,教师更需要重视尊重儿童全面发展的成长规律,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实践能力。这 一研究结果对正确理解和尊重当地小学英语教师,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翻译研究
Select
翻译研究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法律术语翻译的语境原则探析
胡波
2025, 193(1): 81.
可视化
收藏
术语和语境有着紧密的关系,法律术语翻译原则需要从翻译内部的语言层面向翻译外部的语境因素延伸与拓展。文章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通过归纳法,对法律术语翻译所处的语境关系进行系统性描述: 从纵向角度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应法系语境、本土语境和文本语境;横向角度是一 种间性层面,即交际语境。翻译法律术语需要将术语植入复杂的语境结构关系中,充分考虑术语包蕴的丰富知识,以求达成翻译交际目的。
Select
翻译研究
基于信任理论的傅兰雅翻译行为研究
枣彬吉 张慧玉
2025, 193(1): 89.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傅兰雅档案》等史料,以信任理论为依凭,考察晚清来华传教士译者傅兰雅如何在翻译场域内协调各行动者的关系和利益,从而达成信任关系,推动翻译活动顺利进行。研究发现傅兰雅与作者、 合译者、政府官员、洋商洋行等建立充分的人际信任,通过倡导翻译可行性、建立翻译规范及打造翻译图书品牌等方面加强对翻译的制度信任,并坚持维护文化多样性、围绕翻译发起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文化信任,从而推动西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以史为鉴,傅兰雅翻译行为的微观史研究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