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18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8-25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翻译研究
全选
|
理论研究
Select
理论研究
“合理化”作为抱怨第三方回应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
于国栋 李 珍
2023, 184(4): 1.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运用会话分析研究方法,以自然发生的汉语日常互动为语料,分析抱怨第三方行为的“合理化”回应模式。语料分析识别出“合理化”回应的三种方式:取消被抱怨行为的故意性、普遍化被抱怨行为、凸显被抱怨行为的光明面;通过合理化回应,抱怨的受话人重新诠释抱怨者建构的被抱怨行为,转变抱怨者对被抱怨行为的理解,帮助抱怨者走出消极状态。“合理化”回应属于立场不一致回应,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系社会和谐。
Select
理论研究
学术答辩类互动中认识立场标记之语用功能考察 ———以“我想/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为例
任育新 魏晓莉
2023, 184(4): 12.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汉语语境下博士论文答辩及开题汇报答辩语料,本研究考察了“我想”“我认为”“我觉得” “我感觉”等认识立场标记及其变异形式的使用,发现除“我认为”之外,这些标记在两类答辩互动中的使用频次呈一致趋势。“我觉得”及其变异形式占比均很高;“我想”和“我感觉”比例均较低;“我认为”比例最低,只出现在论文答辩中。这些立场标记实施八种语用功能,这些功能在两类答辩互动中的频次有明显差异,这些标记在语用功能类型上也存在不均衡。
Select
理论研究
象似性视野下的汉英动词重叠对比
宋聚磊 王文斌
2023, 184(4): 26.
可视化
收藏
以语言象似性为参照,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动词重叠典型成员。汉语侧重完全重叠,而英语侧重部分重叠。汉语动词重叠偏向形义喻象象似,强调形同与义同的映照,凸显动词的跨域转移和物性含义,展现块状、离散和可逆的特点,反应于思维层面即汉语的强空间性;而英语动词重叠偏向音义映象象似,注重音变与义变的映照,凸显动词的本来属性和动性含义,展现变化、粘连和延续的特点,反应于思维层面即英语的强时间性。
实践研究
Select
实践研究
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对英汉双语者口语产出表现的影响
易保树 倪传斌
2023, 184(4): 37.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以英汉双语者为被试,考察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对双语者口语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1)双语者在非切换条件下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均高于切换条件;2)出现非对称性切换代价,切换条件下双语者汉语口语产出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受损要比英语口语的更大;3)抑制控制能力对口语产出影响呈非对称性,汉语口语产出较之英语口语受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能力对双语者口语产出影响显著。
Select
实践研究
书面纠错反馈对英语写作语法准确度影响的元分析研究
苗 佳 姚委委
2023, 184(4): 50.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索了书面纠错反馈对英语写作语法准确度影响的总体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书面纠错反馈对英语写作语法准确度有显著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书面纠错反馈对英语写作语法准确度的促进作用受到学习者的教育层次、反馈类型、反馈范围、反馈时机以及反馈来源等调节变量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就书面纠错反馈对英语写作语法准确度的影响及其发生作用机理进行了思考,为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翻译研究
Select
翻译研究
科技翻译生成行动者网络研究 ———以石声汉的《齐民要术概论》英译本生成为例
张保国 周 鹤
2023, 184(4): 62.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追踪翻译生成行动者网络,结合手稿、修改稿、相关信件等一手史料以及底本与译本分析,考察各类行动者如何参与和影响《齐民要术概论》英译本的生成过程。经触发型行动者号召吸引和组织型行动者组织招募,先后形成以校释《齐民要术》和英译《齐民要术概论》为中心问题的行动者网络。后经实践型行动者石声汉与李约瑟等人的行动与互动,最终生成译本,同时扩展了行动者网络,推动了国内外中国农史研究乃至中国科技史研究,促进了研究成果的海外直接传播和外译传播;启发我们在翻译科技典籍时,一要着力科技文本转换,二要保留中文引文注明确切来源,三要传达引文原汁原味。
Select
翻译研究
以“理”为核心的“多维正名” ———20世纪下半叶朱子学英译研究
田 莎
2023, 184(4): 73.
可视化
收藏
“理”是朱子学的最高范畴。在经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神学阐释、西哲阐释等“格义”后,朱子学英译终于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新儒学运动的历史语境中达至最高潮。研究发现,该时期英译总体呈现以 “理”为核心对朱子学的“多维正名”倾向,以此为切入点的审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有鉴于此, 基于对“正名”跨文化内涵的阐释,本文结合具体历史语境一一考察了陈荣捷、惠腾邦、贾德纳、伊沛霞英译中以“理”为核心的“多维正名”取向与具体做法,试图借此揭示20世纪下半叶朱子学英译的总体面貌,为当下朱子学国际传播提供历史借鉴。
Select
翻译研究
“改革开放”英译在英美主流媒体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王晓莉 胡开宝
2023, 184(4): 84.
可视化
收藏
考察核心术语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健全反馈机制,推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本文依据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型,通过自建语料库考察政治术语“改革开放”的英译在英美主流媒体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存在多种译名,其应用频次呈现不同的历时变化特征,其中“reform and opening up”的使用越来越受青睐。此外,英美媒体虽对“改革开放”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偏见,但总体上持积极和中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