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4年, 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25
特稿一
特稿二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外语测试专栏
翻译研究
书评
全选
|
特稿一
Select
特稿一
“认知对比分析”的特点与应用
文秋芳
2014, 2(1):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评述了“认知对比分析”的特点以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比较了“认知对比分析”与传统“对比分析”在5 个方面( 理论基础、对比内容、对比方法、对比作用和教学方法) 的差异。第二部分讨论了认知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特稿二
Select
特稿二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夏纪梅
2014, 2(1): 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学术英语课程在我国高校的设置、开发、建构以及推广意义进行论证,包括其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开发的必要性、构建的基本原则、对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和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意义等。文章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视角,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增设学术英语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接轨的需要、高校办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深化与推进的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理论研究
Select
理论研究
冠词缺失与中介语句法损伤研究
常辉, 赵勇
2014, 2(1): 1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最简方案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书面语料,探讨二语中的冠词缺失和中介语句法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虽然省略使用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冠词,但其英语中的功能语类D 能够得以体现,几乎没有出现冠词替代错误,也没有违反there be 存现句的“限定性限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具有区分限定性与非限定性的句法知识,已经设定了英语的限定性特征值,中介语句法系统没有损伤。
Select
理论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un-V-able 格式结构性歧义词的解读偏向
韩百敬, 薛芬
2014, 2(1): 17-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从形态上分析了un-V-able 格式派生词的歧义性,之后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境中对该格式歧义词的解读情况。结果显示,语言水平和语境类别对其解读有显著影响,但构词成分的频率不起作用。解读过程遵循顺序通达模型,表现出强烈的右分支解读偏向,即使是高水平学习者也很难通达左分支解读。因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形态表征不完整,形态分析与计算不够灵活。
Select
理论研究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 年述评
苗丽霞
2014, 2(1): 2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词汇附带习得指学习者在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使用活动或学习任务时,其注意力并非在词汇上,却无意中增加了词汇知识,是一种注意力聚焦于其它活动时顺便出现的认知活动。本研究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源起、影响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言内外因素、聚焦于形式以强化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任务等方面对近 30 年国外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发展进行述评,并从口语语篇、多模态话语和多词单位三个视角预测该领域的发展潜势。
实践研究
Select
实践研究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周燕, 张洁
2014, 2(1): 3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教师角色的外部规约、分析与其自身生成的角色认同之间所存在的错位和距离是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感受到“职业疼痛”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本质解读,探讨外语教师的角色张力以及他们在外语课堂上所应起到的核心作用,提出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中所应扮演的是 “对话者”的角色。
Select
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下的语块教学训练模式有效性研究
伍萍
2014, 2(1): 3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任务驱动下的语块教学训练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该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驱动力、语块习得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该模式将任务教学法与语块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提高学生的全面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此外,还进行了为期一年旨在证明该训练模式的有效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听读写译能力与对照班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内化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
外语测试专栏
Select
外语测试专栏
标准参照考试及其反拨效应
邹申, 徐倩
2014, 2(1): 4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从两个层面( TEM4 和TEM8) 和三个维度( 学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TEM 考试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与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对考试的关注点 ( 或熟悉程度) 不尽相同;考试成绩在不同程度上给各校提供了评估教学质量和检验学习成果的信息; 然而随着考试影响度的上升,考试成绩也用于院系排名、学位授予、绩效考核、就业与深造等方面;考试未对正常教学秩序或课程造成冲击,但教师和学生受访者内部对考试持不同态度。本研究结果对今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Select
外语测试专栏
探究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唐锦兰
2014, 2(1): 49-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模式,为今后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提供行动指南。基于先前研究成果,作者提出基于自动评价系统的自主写作、多维反馈以及修改于一体的系统的先导模式,并应用于为期两学期的教学实验中,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采取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准实验、教师日志和访谈,多角度探究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Select
外语测试专栏
英语词汇习得自我调节能力与四级英语成绩的关系
石运章
2014, 2(1): 58-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D?rnyei自我调节策略系统为理论指导,对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得到的8个专业30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与四级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环境控制能力较强外,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处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个体差异较大;2)学生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厌烦及情感控制能力与他们的四级英语统考总成绩,尤其是写作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3) 低分及中分组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及各分量表都与四级英语统考成绩无显著关系;但高分组学生的四级英语成绩却和他们在学习词汇时自我调节各项能力有显著的中度正相关,且高分组比中分组学生具有更高的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和厌烦及情感控制能力。
Select
外语测试专栏
视听测试中考生观看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高翔
2014, 2(1): 64-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视频是大学英语考试提高测试效度的一次尝试,但考生是否观看视频直接影响到测试效度是否得到提升。通过分析答题时考生眼部录像、考后问卷和访谈数据,本研究发现考生在完成选择题时会看视频,而完成填空题时则基本不看。进一步分析完成选择题时考生的眼球运动,发现题目设计和音视频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考生观看视频。最后,研究者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数据,总结出考生具体观看的视频信息种类及其作用。
翻译研究
Select
翻译研究
库切作品中译名批评研究
吴文权
2014, 2(1): 7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的是南非作家库切作品中译名的得失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其已有作品的中国大陆译本译名、台湾中译本译名,以及德语译本译名进行对比分析,以作品的内质为依据,以原作名和原作精神的统一性为标杆,探讨诸译名是否最大程度上维护了这种统一性。本文在批判性分析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Select
翻译研究
词汇衔接的重构与英汉语篇翻译质量
施秋蕾
2014, 2(1): 77-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语词汇衔接的两大模式,即复现和搭配,不仅可形成近程纽带,也可构 成远程纽带,其成功识别与重构对提高英汉语篇翻译质量有重要意义。小说Atonement 的中译本为分析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衔接重构存在的问题及对语篇翻译质量的影响提 供了原材料,从中总结出形式对应的词汇衔接翻译策略。
Select
翻译研究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陈卫红
2014, 2(1): 85-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口译记忆是影响口译加工及其效果的一项重要的认知过程,对口译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所创建的释意理论为依据,结合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从认知学角度剖析口译记忆机制,摸索记忆规律,以期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
书评
Select
书评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
徐蕾
2014, 2(1): 88-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结合课堂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杨金才教授主编的文学教材《文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认为该教材实现了文学概念与作品选读的平衡,一比二的比重既突出了文学本体价值,又较为完整地传递了西方文学的传统概念框架;在文本的选材和编排上勇于突破、善于创新,注意把握合理的难易尺度,使诸多学习因素产生互动并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