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1年, 17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5-25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翻译研究
评介
全选
|
理论研究
Select
理论研究
基于交际维度的刻意性隐喻理论:问题与展望
范振强
2021, 174(2): 1.
可视化
收藏
语料库研究显示,概念隐喻中只有4.36%被交际者真正用作隐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学者提出了刻意性隐喻理论,在语言维度和概念维度的基础上引入隐喻的交际维度,并提出了隐喻的刻意性机制,是隐喻研究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该理论在刻意性隐喻的界定、刻意性的识别、隐喻心理加工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尝试集中对四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将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旨在促进交际维度刻意性隐喻研究的融合与深入。
Select
理论研究
人际功能视域下语言性别差异多视角识解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数据分析
邹 航, 杨延宁
2021, 174(2): 11.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语言性别差异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方法,建立一个适用于语言性别差异分析的人际功能特征框架。采用特定人物话语语料,结合语用学相关理论,并借助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对所选取语料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探究男女人物的话语风格差异,揭示人际功能特征与语言性别特征之间的联系,为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提供一个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人物使用的语言存在一些显著的人际功能特征,这些显著特征与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语境一致性较高。因此,人际功能特征能为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提供一种极为有效的理论方法。
Select
理论研究
语言系统的分形与功能变异
刘向东, 王 博
2021, 174(2): 22.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探讨语言系统的分形特征及其功能变异。我们首先回顾分形的要义,并阐释分形机制之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范畴化的方法论意义。然后,我们从分形视角重新考察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分析分形在语言系统中的运作机制。研究发现,分形是语言系统内的功能变异机制,在语言的个体发展、历时进化和即时生成中承担关键作用。最后,本文探讨语言系统分形的社会符号学基础及其对语篇研究的参考意义。
Select
理论研究
输入频次类型对大学生英语语义韵学习的影响研究
蒋岳春, 王立非
2021, 174(2): 34.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考察输入频次类型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义韵学习的影响,并分别考察该频次效应与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北京某大学69名本科生参加了不同频次(高语类或高语符)输入的语义韵学习对比实验,测量工具包括短语判断测试、问卷和访谈等。结果显示,高语符频次比高语类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进英语语义韵的学习,且该频次效应对内隐学习影响较大。研究发现语类频次对能产性的促进作用要以一定量的语符频次为基础。
Select
理论研究
英语测试中的认知诊断研究
胥 云, 武尊民
2021, 174(2): 44.
可视化
收藏
认知诊断测试可以反映受试的知识结构和分项技能掌握情况,为受试提供详细的反馈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认知诊断的原理和步骤,总结了国内外英语测试领域的认知诊断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并指出目前该领域尚存的问题远大于已取得的成就,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设计严格意义上的认知诊断测试,探索检验Q矩阵效度的多种方法并开展诊断结果促学的实证研究。
实践研究
Select
实践研究
基于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综述与展望
刘宏刚
2021, 174(2): 56.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生态转向,基于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也逐渐增加,但相关研究在对该理论的认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对Brofenbrenner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进行了概述,而后以主题综述的方式对基于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着重从对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内涵的理解、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了评述。本文指出,未来研究要关注外语教师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互构,合理运用Brofenbrenner理论,丰富研究主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议题。
Select
实践研究
复杂式单词听写任务对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
陈 桦, 王倩倩
2021, 174(2): 64.
可视化
收藏
听写既是一种语言测试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单词听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曾被广泛地运用于我国外语教学中。本研究改良了传统的单词听写任务,通过实证研究求证该任务对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结果表明,复杂式单词听写任务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具有“曲折反复,总体上升”的路径特点,高水平学习者呈现出持续进步趋势,低水平学习者呈阶段性进步趋势;该任务促进学习者词汇知识由接受性向产出性转变。个案分析揭示,单词释义形式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强,注意力投入越多,效果越好。此外,教师的指导方法对学习者策略使用有重要影响,重复策略在单词学习中最为关键。
Select
实践研究
基于认知语法的英语概念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贾光茂
2021, 174(2): 76.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忽视了从概念层面系统分析汉英中介语中的不地道现象,难以提高学习者外语的地道性。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理论提出英语概念型教学法实施方案: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句子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基于认知语法分析和解释英汉核心句式概念差异,通过归纳与记忆体现英汉认知差异的语块来培养概念加工方式的地道性,并结合交际活动使概念内化。
Select
实践研究
翻转教学对大学生外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闫正坤, 周 平
2021, 174(2): 86.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条件分位数模型,测算了翻转教学对大学生外语习得的影响幅度及有效边界。研究发现:1)翻转教学能够显著提高二语习得效率;2)学习者阅读水平提升最大,而听力和写作水平提升较小且在高位出现了增长收敛,说明翻转教学能够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但对深层次语言加工能力的影响有限;3)翻转教学存在区间效应,其高效性源于中低及以下水平学习者语言能力提升,中高及以上水平学习者从中获益较少。
Select
实践研究
外语写作思辨能力评价效度研究 ———基于多面Rasch模型分析
马利红, 刘 坚
2021, 174(2): 97.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面Rasch模型,以913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被试、评分员、任务和评分标准四个层面对外语写作思辨能力评价进行效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包含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供证据、推理论证、得出结论、阐释评价的评价框架符合多面Rasch模型的测评要求,能体现并合理区分被试的外语写作思辨能力。(2)推理论证和提供证据对测试结果的整体效度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对于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翻译研究
Select
翻译研究
讲好中国故事与旅游译介 ———以《徐霞客游记》译介为例
任丽萍
2021, 174(2): 108.
可视化
收藏
就旅游行业而言,我们距离“讲好中国故事”尚远。本文从《徐霞客游记》的译介说起,强调旅游翻译的重要原则,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路线之一,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旅游译介应是广义的译介,即以传播为首要目标的译介,以多模态方式呈现的译介传播。
Select
翻译研究
汉语小说英译中母语与非母语译者副形搭配对比研究
吴 建
2021, 174(2): 116.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比较了三部汉语小说(集)的母语英译者(即母语为英语)与非母语英译者(本文指母语为汉语)的副形搭配使用特征,发现以下系统性差异:一、从总体数量上来看,非母语译者更多使用副形搭配;二、从种类上来看,母语译者更多使用修辞功能更强的进一步描述型副形搭配;三、从翻译策略上来看,母语译者对进一步描述型副形搭配的运用体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本文认为,这一系统性差异体现了非母语译者与母语译者在语言思维上的差异。
Select
翻译研究
基于MTI入学考试的口译学能测试研究:调查与反思
邢 星
2021, 174(2): 126.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翻译学科进入快速发展期,MTI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人才培养质量被提上重要议程。在口译人才培养各环节中,学能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科学、严谨的入学考试有助于甄选最具口译学习潜能的申请者,为人才培养质量把关。本文对MTI办学单位口译入学考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客观数据、自我评价内容的呈现以及测试内容、方式及效果的讨论与反思,旨在引起MTI 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及研究者对口译学能测试的重视,加强口译学能测试多样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研究,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
Select
翻译研究
以翻译职业化为导向的“翻译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李 雯, 穆 雷, 陈 杲
2021, 174(2): 136.
可视化
收藏
“翻译概论”作为MTI必修课之一,旨在让MTI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内涵。据调查,大多MTI院校均开设了该课程,但通过CNKI检索,鲜有对该课程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译概论”课程经历多年探索,已形成了以职业化为导向、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的课程模式,本文从当前语言服务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期供MTI院校借鉴与参考。
Select
翻译研究
仿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践路径
朱洪达, 张顺生
2021, 174(2): 145.
可视化
收藏
从原语和译语中既存语言之间的相似度而言,英汉互译基本方法有三种:套译、仿译和创译。为了让翻译更接地气,有效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仿译有其必要性。互联网、语料库的出现,又为仿译在翻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可能。通过借助语料库等途径,仿译的可行性已经成为现实性。仿译的具体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类别模仿、熟语模仿和行文模仿。仿译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文体、创新及审美等潜在问题。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评介
Select
评介
《叙事分析手册》述评 ———兼论外语教育中的叙事研究
张庆华, 杨鲁新
2021, 174(2): 153.
可视化
收藏
《叙事分析手册》一书反映了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取向叙事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在简述非文学叙事研究的发展及二语和外语教育领域叙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此书各章内容;讨论叙事资料来源和类型、分析叙事资料的路径和方法、叙事分析的新近热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外语教育中叙事研究的启示;指出此书有助于外语教育研究者借助微观叙事分析,围绕多种教育情境中的叙事话语开展更多创新性的本土化研究。